在日前的一次論壇上,坤聯鋼材再次提出,我國鋼管企業亟須通過產業鏈建設和國際化生產經營布局,來增強在鐵礦石市場上的戰略調控力。
缺失優勢
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礦產資源開發部副總經理杜保清分析指出,如果我國鋼管企業能夠建立起自己的國際產業鏈優勢,具有一定數量的國際權益礦,那么三大礦山強行漲價就會面臨市場份額減少的壓力,而我國鋼管企業也能形成可以影響國際鐵礦石價格的戰略調控實力。
杜保清認為,目前我國鋼管企業大多數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鋼管企業在鐵礦石市場缺少產業鏈上的戰略調控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在我國鋼管需求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鋼管企業之前走的是一條主要依賴進口鐵礦石的路子。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鐵礦石資源及生產能力的增長幅度遠遠低于鋼管生產的需要,新增和擴產的鋼管生產主要依靠進口鐵礦石。而鐵礦石進口數量也從本世紀初的幾千萬噸猛增至今年預計超過的7億噸水平,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高達60%以上。但是,也有人指出日本和韓國也是國際鋼管生產大國,而且他們的鐵礦石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但卻并沒有遇到“中國式”的被動局面。杜保清指出,日本的鋼管企業在世界各地都有相當數量的權益礦,即使在三大礦山中也都有一定量的股份。因此,他們不僅獲得相當數量的權益礦支持,而且在鐵礦石漲價的過程中還會獲利。而我國大多數鋼管企業還沒有走出去,從戰略上缺少發展國際鐵礦石產業鏈的格局,而是過多的依賴國際進口,這樣就導致最終行業陷入微利或虧損的局面。
二是由于我國鋼管企業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上沒有一定數量、規模的權益礦和戰略調控力,對國際資本炒作鐵礦石的嚴重性估計不足。與此同時,三大礦山通過所謂的鐵礦石價格指數定價,直接參與我國鐵礦石市場的價格炒作。在國際金融資本炒作海運市場和大宗商品價格背景下,我國的鐵礦石市場價格被不斷推高。
三是對國際礦業資本對鋼管行業造成的影響認識不足。三大礦山的經營資本中,西方金融機構占有相當比例的股份。如必和必拓集團前幾大股東為:匯豐16.8%、JP摩根11.62%、澳大利亞—基金9.41%、花旗銀行13.23%;力拓集團的前五大股東為:力拓控股28.19%、匯豐14.21%、JP摩根10.59%、澳大利亞—基金8.791%、花旗2.29%。歐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南美、澳洲礦業企業的投資目的非常明確:股東資本追求的就是高額投資回報,而不是鐵礦石企業同相關產業的互利共贏。
目前,國際鐵礦石供需關系并不緊張,鐵礦石過剩的局面已經形成。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在進口鐵礦石談判方面的被動態勢、導致進口鐵礦石價格出現嚴峻的上漲形勢,有很多因素。但其中,國內鋼管企業在國際鐵礦石和海運市場的布局結構中,缺失國際鐵礦石產業鏈建設布局,對國際壟斷寡頭沒有戰略影響力,對解決鐵礦石進口問題沒有實際戰略調控力是根本原因。
戰略調控
2010年,我國生產鐵礦石同比增長21.59%,其中主要來自民營礦山增長。但沒有高價位的支持,民營礦山短期內很難快速發展。僅僅依靠國內增產鐵礦石,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鋼管企業微利或虧損的被動局面。有觀點認為,在世界市場一體化條件下,鋼管企業應當走出去,像石油行業那樣,到鐵礦石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聯合投資建設鐵礦石產業鏈和鋼管工業園,增強鋼管企業在國際鐵礦石和鋼管市場供需關系上的戰略調控力。有了這個實力,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鐵礦石談判中的戰略被動態勢,并減少輸入型通脹壓力。
目前,我國鋼管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剛剛起步,國內的大型鋼管企業目前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跨國公司,這正是我國鋼管企業的軟肋。在國際鐵礦石、海運和鋼管市場的風云變幻中,國內企業的影響力有限。鋼管企業切實需要從未來國際化鋼管生產經營布局結構調整和產業鏈發展戰略上思考這個問題。
鋼管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要重視模式創新,特別是關系到多方利益時,要實行戰略投資者的股份制合作,要重視引進國內投資公司的資金,也要重視融入當地資金投資。發展股份制減少投資風險,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新形式、新機遇、新挑戰,都需要鋼管企業加快國際化經營布局和戰略調整,搶占國際鋼管市場競爭的未來制高點。而這種戰略的調整的結果將給我國鋼管企業帶來直接經濟利益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生存能力。
轉載地址:
http://www.mszf86.com/gangguannews.asp?id=4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