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全國各地處處可見曾經在上海鋼材市場打拼的成功商人,但近幾年,這些人卻選擇離開上海到異地去投資,難道上海的市場還不夠大嗎?上述現象引起業內的關注與深思。剛剛在江蘇常州投建龍成鋼材城的上海寧金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石貴對記者說:“上海鋼材市場已顯現出了飽和態勢,眾多老板走出上海灘,尋求新發展!
鋼市溢出 尋求突圍
曾幾何時,上海鋼管市場的飛速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商賈大鱷,而隨著上海60余家鋼管市場競爭的白熱化程度加劇,諸多鋼貿商已開始悄悄地將觸角伸向外地市場。 通?此破届o的海面,總在孕育著下一次狂風巨浪。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上海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氣度和前些年鋼市行情的紅火,成了在滬鋼貿商人崛起不可或缺的條件。但伴隨著上海一批新興市場與電子市場的不斷崛起,部分失去競爭力的原始攤位式鋼材現貨市場將迎來巨大沖擊。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向記者介紹說,相對于現代流通方式,攤位式批發市場這種傳統交易形式已大大落后于市場經濟的實踐。傳統批發市場正面臨被新型流通方式替代的危機。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放棄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轉而積極推進無形市場,逐步采用代理、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 上海是我國現代流通方式發展的前沿陣地,傳統市場遇到的挑戰自然首當其沖。據現有資料統計,截至目前,上海已有鋼鐵流通企業7000余家,成型鋼材市場近60家,其中現代化的鋼材倉庫多達300家,鋼材加工配送中心100多個,電子交易中心10家。 “由于新興流通方式如票據市場、電子交易市場,更具完善的融資、擔保、交易、信息快捷等現代服務機制,以致首當其沖迫于威脅的便是鋼材現貨市場。”上海第一鋼市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華瑞近日在蘇州召開的鋼材市場、鋼鐵物流中心(園區)發展高峰論壇上如是說。 據本報記者調查,成立將近10年的上海香山鋼市,已于今年6月份正式終止營業。上海香山鋼市是滬地改革開放后成立的最早的一批鋼材市場之一,成交量曾達150萬噸,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據記者實地走訪了解,滬地眾多老的鋼材市場入住率已不足70%。上海柏樹鋼市一位管理人士感嘆道,“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之后,該現象便更加明顯起來! 今日鋼鐵網渠道部經理、鋼鐵研究員張亮向記者分析說,這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目前我國傳統的鋼材市場普遍存在散、小、亂,功能簡單和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原有鋼材市場已不能適應當前貿易需求,亟待戰略升級。
異地復制 開花在即
近年來,上海鋼貿人在外地投建的市場遍地開花,僅江浙一帶就有七八十家上海企業前往投資。2007年6月18日,上海博源物資與上海鑫獅商貿公司聯手北上,投資辦起南通嘉信最大的鋼材交易市場;2008年12月6日,上海恒鋼實業等鋼貿企業創立湖州中鋼鋼鐵交易中心;以及上海勵寧的浙江杭州灣鋼材市場和上海龍納實業的天津國際物流園區、常州龍成鋼材城、蘇北大豐上川鋼市、寧波市北侖藍海中心等物流園區逐一開建。今年上半年上海第一鋼市斥資18億元在廣西北海市投建中國最大的金屬物流加工配送基地…… 中聯鋼網一位資深市場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選擇異地投建鋼材現貨市場亦是一條難得的出路。尤其近幾年來,上海鋼市以上海為中心逐步向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區域以及天津、廣西、山東等地區的發展進程再次加快。 “這些市場的投建都曾在當地鋼貿業產生震動,上海企業的資金實力、經營理念都不容小覷,他們的到來對我們多少是一種挑戰。”天津一家鋼貿大戶曾如此評價上海企業的到來。 上海鋼鐵服務業協會秘書長葉黎明對記者說,異地復制上海鋼市模式,這是鋼鐵服務業外地推廣與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 上海市曹安鋼材交易市場董事長周培建則說,在其他地區創建現代化大型鋼材市場,這不僅僅是上海成熟鋼材市場模式的異地復制外延,更是上海鋼材市場投資方未來贏利、戰略轉型的一大好策略,也是促進異地鋼材市場迅速發展的一個樣板。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外地成功投建一家鋼材市場并非易事。 那么,除了滬地鋼市飽和緣故之外,“逼迫”上海鋼貿人選擇異地投建市場的深層緣由又在哪里呢?
利益驅使 政策博弈
眾所周知,投建鋼材市場(園區),既需要極大的場地和資金,又需要具備極其成熟的市場經營模式與管理經驗。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爭得當地政府的支持,贏得好的減稅、貸款及免息政策等。 “近年來,隨著上海經濟與城市建設的繁榮發展,盡管上海依然十分重視發展現代服務業,但對民營企業的投建項目扶持政策已遠不如以前,F今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及配套基礎建設工程項目已基本建設完畢。世博會開幕后,上海重大基礎建設工程將會更少甚至沒有!鄙虾R晃毁Y深市場分析師說。 滬地鋼市觀察員包斯文對記者說:“事實上,近些年來,上海的建設投資規模增幅比其他城市明顯減少,本地的鋼材消耗量也慢慢隨之而下降;而與之對應的是,上海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發展! “之所以做出退出的選擇,和國家政策的戰略調整也有很大關系!鄙虾O闵戒撌袃炔咳耸肯蛴浾咄嘎镀渫顺錾虾J袌龅脑。 相對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持續至今的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的開發,目前國家加大了對三大經濟圈中間的“夾縫地帶”的開發。當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江蘇沿海發展戰略、海峽西岸經濟合作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等相繼上升為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這些地區不僅交通物流條件得天獨厚,而且當地政府對于招商引資的渴望十分迫切。如北部灣經濟區,無論是從產業、財稅、金融、土地使用支持,還是從外經貿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和優化投資環境方面共給予了30多條優惠政策。 “較上海而言,這里每一項利好政策無不深深吸引著滬地鋼貿老板,讓他們下定決心異地發展,投建鋼材市場,撈取更大利潤。這些地區無論是制造業還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將極大地提升當地鋼材消費量,從而為鋼材流通業提供千載難逢的發展舞臺。”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李博向記者分析。 據了解,9月初,由上海鷺坤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開發建設的當地最大的鋼鐵物流中心——海西(廈門)鋼鐵國際物流中心在廈門市翔安正式動工。這個鋼鐵物流中心的建設不僅得到了政策的支持,甚至大受當地生產企業的歡迎,這在上海市是不可想象的。 作為廈門唯一的鋼鐵生產企業的眾達鋼鐵有限公司某經理對于園區的建設給予了較高評價。據他介紹,福建60%左右的鋼鐵需要從外省采購,公司以前只能滿足廈門1/3的鋼鐵需求,很多國外訂單不敢接。以往我們既作生產商,又作物流商。而鋼材物流中心的建成,能更好地把鋼鐵貿易的經營者集中起來。未來公司發展壯大,便要依靠翔安這個鋼鐵物流中心發展出口。 能否爭取好的財稅支持、金融服務及政府政策扶持,無疑成為了上海鋼市外延的本質向心力。 但業內專家傅林章對此作出了較為保守的分析:這些新興城市圈不像上海城市圈的鋼鐵需求龐大、輻射范圍廣,鋼材物流中心的建設還需要周密謹慎地部署和規劃。“更重要的不是簡單重復以往的經驗模式,而是要適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對傳統的鋼材市場進行升級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