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鋼材市場就像進入了‘梅雨季’,讓人很難受。”記者近期采訪時聽到一位市場人士這樣說。鋼價已連跌6周,但大部分時間是窄幅陰跌,給人不上不下的感覺;市場庫存高位運行,上海市場建筑鋼材已連續10周增倉,但“咬咬牙”去庫存的決心卻下不了;鋼管廠還在邊際效益附近上下徘徊,“都想著別人減產自己不減產”,導致連月的產量新高。
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宏觀經濟在快速復蘇后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增長的時期,鋼鐵業大起大落的條件不具備,極有可能進入一個平臺期。這可能是一個“尷尬期”,但也可能是一個機遇期。
跌幅收窄卻穩不了:灰色的鋼市
在上海幾個鋼材市場采訪,市場分析師說很難用“單色”來描述眼下的行情。“如果說大漲的市場是紅火的,大跌的市場是黑色的,那么近期的鋼市只能說是灰色的。”
到新的的一周為止,國內鋼價已連跌6周。除了前3周跌幅較大外,近3周的跌幅不斷收窄,上海市場三級螺紋鋼噸價單周跌幅僅10元。
據“我的鋼鐵”的分析,在剛過去的一周內,國內建筑鋼材價格的跌幅較上一周又有減緩,即使平均跌幅最大的上海、杭州、南京等華東地區市場,噸價跌幅也只有50元左右,全國共有13家螺紋鋼生產企業和15家線材生產企業調整了出廠價格,上調價格的鋼廠與下調價格的鋼廠數量基本相當。雖然市場心態有所調整,跌幅可能繼續收窄,但全面企穩的條件卻還不清晰。
中厚板價格總體還在全面下跌,但抗跌性相對較強,下一步也將以小幅下調為主。冷熱板卷價格以盤整為主,在盤整中略有下跌。隨著國際市場價格的提高,國內熱軋產品價格已低于國際市場,目前國內熱軋材具備出口條件。這些因素表明,國內冷熱軋產品市場將維持低位徘徊的狀況,盤整仍將是主要趨勢。
據資訊機構對國內鋼廠和貿易商的抽樣調查,認為后市將以盤整為主的占到了一半以上。這說明各種市場力量對于今后一段時間市場格局的判斷也在趨于一致:難有大的起落,跌幅收窄卻不穩定。
“高庫存、不減產”:邊際效益依然存在
目前的鋼材市場,高庫存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事實,上海建筑鋼材市場增倉已持續10周,但尚未出現低價甩貨,說明市場的支撐還在;鋼廠面對持續陰跌的市場,也未現大規模減產,說明其邊際效益也依然存在。但供求平衡十分脆弱,鋼鐵業進入一定時段的平臺期不是沒有可能。
據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監測,上海建筑鋼材市場已連續10周庫存增倉。雖然其間三級螺紋鋼庫存首次出現了下降,個別規格產品出現了資源供應緊張狀況,并至今未有明顯緩解,但總體來看高庫存的特征突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報告也說,今年8月份,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增加,鋼材總庫存環比上升15%以上,創下今年以來的第二高水平。
市場分析人士盛志誠說,目前工地采購等剛性需求還是階段性、有針對性地表現出來,節前的備貨行情也確實有所體現,這都形成了一定的市場支撐,所以在高庫存面前,市場下行的動力并不充足。這樣就形成了“上漲乏力、下跌不甘”的尷尬狀況。“我的鋼鐵”分析人員汪建華也認為,目前的市場絕不是去年末、今年初的冰點狀態,高庫存和一定的需求彼此制衡,鋼市將進入一個平臺期。
市場一直在關注的鋼廠減產問題,也表現出這一特征。在鋼價連續下跌的過程中,鋼廠減產的內在迫切性顯得并不強。據相關統計,9月上旬國內粗鋼產量估計在1666萬噸左右,折算成日均產量為166.6萬噸,比8月份168.8萬噸的新高水平僅僅下降了2.2萬噸。業內人士分析,指望鋼廠主動大面積減產不太現實,因為從目前的市場價格和生產成本來分析,鋼廠仍然處于盈利空間之內,至少還在邊際效益線之上。這也印證了一位大型鋼廠負責人的判斷,國內鋼鐵業已進入一個相對微利發展的時期。
在平淡中陷入尷尬還是尋找機遇
行業平臺期,是行業的平淡和尷尬期,但也孕育著行業的機遇期。
市場分析人士俞連貴說,在前幾年鋼鐵業的快速發展期中,行業的規模和能級大為改觀,但也積累了一些根本性的結構矛盾。
在不久前舉行的一個論壇上,工信部人士說,目前國內鋼鐵業存在四個主要問題:一是總量過剩加劇,導致市場供需維持平衡的難度加大;二是鋼鐵業結構調整出現逆向化趨勢,大中型企業產量受抑、小企業卻是增產,行業集中度不升反降,長材增產幅度大,板材增產有限;三是行業兼并重組緩慢,排名前9位鋼廠的產量占比在四成左右,鋼、鞍鋼、武鋼這三家主流鋼廠產量的占比僅為17%左右;四是落后產能淘汰的進程較為緩慢。
業內人士說,目前的鋼材市場現狀讓鋼廠和經銷商都有一種使不出力的感覺,面臨一種運行的尷尬。如果不思進取,這種尷尬就會最終變成行業的“活力缺乏”。但另一方面,如果在尷尬中激發企業尋找新的競爭方式,苦練內功,為資源的優化配置創造新的條件,行業的面貌就會煥然一新。據悉,國家相關部門也正在醞釀制訂鋼鐵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的細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