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來,我國鋼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僅去年一年,山東、河北、廣東、廣西四大鋼鐵集團先后成立,涉及的粗鋼產量規模接近1.2億噸。正如時任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的鞍鋼總經理張曉剛在2008年兩會期間所指出的,鋼鐵大整合的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進入2009年,隨著危機的到來,原本被認為應該在危機中加速的兼并重組,卻似乎并未迎來應有的進程。除了寶鋼入主寧波鋼鐵外,危機中各鋼鐵企業依靠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的實際動作和成果都顯得有些乏善可陳。
那么,到底危機是否更有利于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當前阻礙跨區域、跨所有制重組的“暗流”何在?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與來京出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三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的鋼鐵行業的企業家們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加速?減速?兼并重組效果顯現需要時間
實際上,在企業家們的眼中,當前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并未減速,只是效果的顯現需要時間。張曉剛就明確地表示:“其實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想、都在做,只是效果并非很快能體現出來,這需要一個過程。”
兼并重組的效果為什么不能馬上體現出來?
綜合來看,首先是真正有利于兼并重組的市場環境并未形成。張曉剛的看法很直接:“兼并重組較好的時機,就是產能過剩實際危害到行業的發展。這次市場不好的時間太短,國家拉動經濟的政策效果很快顯現,沒有對企業造成實質性傷害。現在來看,鋼鐵企業仍然不錯,所以(兼并重組)做起來比較困難。”
沙鋼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更是直言:“按說在這次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應該有10%的企業破產,但是國家要考慮保穩定、保就業的問題,很多本應破產的企業都沒有破產。所以,應該在破產過程中進行的兼并重組自然受到影響。”
其次是企業兼并重組的思路正在發生轉變。安鋼董事長、總經理王子亮說:“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企業對靠市場調節的方式認識得更深刻。由市場去調節應該說是最有利于企業去兼并重組的,各個企業都在進行反思。”
確實,金融危機強迫企業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貼近市場。南鋼董事長楊思明強調的是自愿性:“我們現在也在積極尋求重組,也有一些企業找我們進行重組,這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作為寧波鋼鐵曾經的股東之一,他舉例說:“比如寧波進入寶鋼,就帶有一定的自愿性。這樣是有好處的。”濟源鋼鐵董事長李玉田坦言自己正在尋找出路:“這幾年,我們不斷與國內外大企業在談,企業本身對于控股也不排斥。2008年談得火熱,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對方現在不談了,估計是在重新定位發展思路。大國企原來有一個規模第一的思想,現在可能也在反思,究竟是做大還是做強。”
最后是國家層面鼓勵兼并重組的措施尚未到位。企業家們對工信部正在制定的《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條例》都有著一定的期待。王子亮直言:“近兩個月內工信部可能會出臺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一些規定,到那個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跨區域、跨所有制的重組。”
與此同時,企業家們也對兼并重組中涉及的淘汰落后等問題的相關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攀鋼董事長樊政煒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盡快出臺兼并重組的政策來引導,鼓勵就要有鼓勵的措施,讓雙方能夠得到相應的好處。比如人員安置、產能淘汰怎樣進行。”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義芳則表示:“政策的落實是很難的,比如涉及人員安置、銀行債務等問題。上次在工信部開會的時候,我們也建議,淘汰落后的退出機制要到位。”
省內? 跨區域? 要看是否有利于競爭力提升
應該說,2008年鋼鐵行業的重組,有著明顯的區域特色。山東、河北兩大鋼鐵集團從名稱上看就有著明顯的省內重組的痕跡。今年以來,在部分省份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也提出要成立以整合省內鋼鐵企業為目的的鋼鐵集團。這種趨勢的背后體現出了政府的驅動力正在最大化地發揮著作用。
作為省內重組的典型,河北鋼鐵集團的成功有目共睹。用王義芳自己的話說就是:“目前已經沒有大的困難要克服。人員上已經理順,而且經過金融危機的沖擊,大家對集團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而山東鋼鐵集團董事長鄒仲琛則透露:“把濟鋼、萊鋼的人事管理權收歸山鋼集團黨委,使山鋼的整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年下半年,山鋼要完成對財務、采購、銷售、規劃、資源等業務的整合。”
河北和山東的整合做得好,是否就值得在全國推廣?對此,樊政煒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因地區而異。“現在的趨勢來看,河北、山東帶了個頭,全國都想這樣干,這個趨勢不一定好。河北、山東對了,不見得其他地方就對。”
實際上,對于這個問題,企業家們的看法很一致。聯合重組兼并模式沒有固定的,不能說省內重組就是不好,也不能說跨區域就是對的。各種形式可以也應該并存,但是這中間一定要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是否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張曉剛不愿去評價各省的重組,他表示:“這需要歷史去證明。”張曉剛認為,當前中國鋼鐵行業處在集中度提高的歷史階段,但是如果僅僅把產能增加作為企業兼并重組的主要目標的話,那是一定要吃虧的。“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僅是產量高,給股東的回報要在很高的位置上。我們的企業應該這樣去追求,我們的媒體應該這樣去評價,我們的行業應該這樣去看待這個問題。”
從更深層次上去理解,企業家們的這個評價標準實際上隱含了他們對于地方政府驅動重組的出發點的擔憂。這一點,楊思明給予了明確的表示:“以省為單位的重組,我認為確實會阻礙跨地區的重組。有的地方,重組之后可以使資源得到不錯配置,這個重組就是好的。如果只是從省內的角度出發,一定要搞出個幾千萬噸的企業,這不一定有好處。跟省外的某個大企業重組,效果可能更好。”
樊政煒則把這種不考慮提升競爭力的兼并重組稱為“把叫花子組在一起就叫乞丐幫”。“這樣重組之后也沒有優勢。所以,政府應該既鼓勵重組,又不要搞拉郎配。”他說。
國有? 民營? 跨所有制重組要考慮社會效應
近一段時間以來,包括山鋼集團試圖重組日照鋼鐵,寶鋼入主寧波鋼鐵,以及近期發生的“通鋼事件”,使鋼鐵行業的跨所有制重組引來業內外的關注。
樊政煒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國有和民營企業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他們之間互相持股也是很正常的。在目前這個階段有些人可能認為,國有去拿民營就是理所當然的,民營去拿國有就不正常,但我認為,這不應該作為一個判斷的標準。”
作為民營鋼鐵企業的“領軍”人物,楊思明也表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并不是對立的。比如一家國有企業,很多條件都很好,只是政府認為他國有的機制比較老化,希望民營企業進來改變這種現象,我認為這也是很好的。”
然而,雖然國有和民營之間不是對立的關系,但他們在歷史背景、企業價值、經營理念等方面的截然不同,使跨所有制的重組仍然困難重重。
樊政煒告訴記者:“兼并重組就是一場革命,是思想上、觀念上、生產力上、生產關系上、文化上的一場大革命。去兼并人家要換位思考的,要有這樣一個原則,就是讓對方能夠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勞動關系的調整。”
河北鋼鐵集團在整合后擔負著整合河北省鋼鐵行業的重任,這其中也包括對民營企業的整合。因此,王義芳對這些困難考慮得也很充分。“由于所有制的問題,對于民營企業的整合并不容易。如果說單純的去購買,很多資產買來就只能淘汰掉。就算決定去買,企業之間還要討價還價,民營企業的要價都非常高。”
李玉田的觀點代表了一部分中小型民營企業的想法。“相對民企整合國企,國企整合民企可能會好一些。我們也有被收購的思想準備。但是民營企業也有顧慮。我們不相信一些國企的責任心,不相信一些國企的管理水平。”
實際上,在當前國家保穩定的背景下,跨所有制重組中的社會效應問題有必要被提到更為重要的位置上。
對此,樊政煒表示:“一個企業,他的矛盾往往就是社會矛盾的體現,只不過在某些地方表現得失衡或者激烈一點,就出問題了。你承諾過的東西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兌現,你要去兼并別人就要對他們負責任。”
南鋼在改制后就是一家多種所有制相結合的企業,所以,楊思明很關注這個問題。“重組要考慮到社會效應,考慮職工的利益,考慮社會的穩定,這個是很重要的。我們提出來,這種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嫁接,就是要保持國有企業中好的東西,引進民營企業中先進的東西,把兩個優勢加起來,這個企業就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