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話題并不新鮮,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太大起色,更多的是如“鞍本”那樣的“整而不合”。不過,在年初國務院頒布《鋼鐵產業振興和調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中方在今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繼續失勢的背景下,鋼鐵行業的兼并重組箭在弦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近日關于下半年擬出臺鋼鐵等十大行業兼并重組方案的表態,讓人們感到一出鋼企并購的大幕正緩緩拉開。不過,專家們認為,即便是國家下了決心重組鋼鐵行業,這個行業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也將成為重組過程中無法逾越的“坎”。
大而不強的鋼鐵行業格局
中國鋼鐵市場的規模很大,但中國的鋼鐵企業卻太過分散,粗鋼生產企業的平均規模不足100萬噸,排名前五的鋼企也只占據了全國鋼產量的不到28.5%,這種格局不僅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也是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無法獲得議價權的重要因素,因為再大的市場也無法在企業身上形成合力。
在美、日、韓等國家,排名前四的鋼企產量通常會占據全國60%-70%的比重。根據新的的數據顯示,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制鐵、德國蒂森克虜伯、美國USS等鋼鐵公司的粗鋼產量在全國的比重均超過20%,韓國浦項制鐵更是超過60%。
面對國內鋼鐵行業的弱小格局,國務院在《規劃》里提出,要推進鞍本集團、廣東鋼鐵集團、廣西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完成集團內產供銷、人財物統一管理的實質性重組;推進鞍本與攀鋼、東北特鋼,寶鋼與包鋼、寧波鋼鐵等跨地區重組,推進天津鋼管與天鐵、天鋼、天津冶金公司,太鋼與省內鋼鐵企業等區域內的重組。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幾個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若干個產能在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
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的大競爭格局脈絡已基本清晰,畢馬威在近期發表的《金融危機下的中國鋼鐵工業》指出,華東地區以寶鋼集團為龍頭,東北地區以鞍本集團為龍頭,華北地區以河北鋼鐵集團為龍頭,中西南地區以武鋼集團為龍頭。政府希望,排名前五的鋼企產能要占到全國的45%以上。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李新創認為,如果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措施能夠執行到位,45%的這個目標應該可以達到,國內鋼鐵行業格局也會有所改觀,但這對中方在鐵礦石談判中獲取更大議價權的幫助不大,因為集中度仍不夠高,而且根本原因還在于有進口鐵礦石資質的企業太多。
重組政策風頻吹
8月13日,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擬出臺十大重點行業的兼并重組方案,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已在起草之中。此前,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7月底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工信部制定的《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望在9月底出爐。
分析人士指出,該《條例》是對《規劃》的細化,是指導如何進行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重要依據。業界也對這個即將出臺的細則能否切實解決鋼企并購之后的財稅和勞務關系充滿期待。
自《規劃》出臺以后,工信部就肩負起進一步調研、落實的任務。7月初,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原材料工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進鋼鐵等原材料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改革重組,要求通過體制創新,努力消除影響企業重組的財稅利益分配、資產劃撥、債務核定和處置等體制性障礙,為推動鋼鐵企業集團化發展和實現跨地區、跨所有制、跨行業的兼并重組創造良好的環境。
同時,工信部也召開了一系列的座談會,聽取鋼企和中鋼協的相關看法,并表示正在抓緊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
在6月底和7月初這段時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連續三周利用周末時間考察鋼企,先后在唐鋼、濟鋼和太鋼強調要大力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早調整、早主動。高層這樣高頻率關注鋼鐵企業比較罕見。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蕓認為,中國鋼鐵業在6年的高速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矛盾,高層的重視和推行將加快解決矛盾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