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19日表示,今年1月至4月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針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調查(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38起,同比上升26.7%,中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
商務部周二在其網站刊文稱,上述調查包括反傾銷24起,反補貼2起,保障措施7起,特保5起。尤其是4月份,美國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型貨車輪胎啟動特保調查、對油井管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涉及金額巨大,引起中國政府及產業界的高度關注。日前,美國7家鋼鐵企業聯合向美國貿易機構遞交訴狀,指責中國向美傾銷用于開采油氣的鋼管,稱中國鋼鐵制造商享受所謂的石油工業用鋼材補貼,這些獲得補貼的鋼材被銷往美國市場。中國商務部稱,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實體和第二大出口國,成為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對象。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1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們最擔心的就是貿易保護問題。雖然各國都表態不搞貿易保護主義,也不承認自己搞貿易保護,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案件不斷發生。中國作為一個出口大國,貿易保護案例經常遇見,不是什么新鮮事。兩國貿易是雙邊的,如果違背公正、公平的原則,受傷害的是雙方。希望各國政府在發生貿易摩擦時,不要推波助瀾,更不要縱容企業搞貿易保護,使交易公平透明。而我方在面對問題時,應嚴格按法律程序辦事,努力尋找合適的解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