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08年殊不平靜,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步顯現,鋼鐵業也在內外交困中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告別了持續5年的繁榮期,陷入了微利乃至虧損的境地。作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鋼鐵業的興衰直接關系著下游產業的發展,在國家出臺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鋼鐵產業順理成章地成為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首批出臺的調整振興規劃之一。
鋼鐵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出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為重點,力求使我國鋼鐵產業在經濟“寒冬”中以最小的代價進行整合,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要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落實擴大內需措施,拉動國內鋼材消費。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ㄒ唬﹪鴥戎饕娩摦a業下滑,鋼材需求相應減少
1、房地產業
200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一派蕭條,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6.2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0.3%。其中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6.46,比11月份回落2.0點,比2007年同期回落9.99點。這是自2005年7月全國房價統計對象調整以來首現同比下跌。環比下降0.5%,降幅與11月持平,也是2008年8月以來連續第5個月環比下降。而同比漲幅比11月低0.6個百分點,這已是連續11個月出現下降。
2、機械制造業
2008年整個機械制造業完成總產值9.074萬億元,同比增長23.43%,增幅比2007年下降8.6個百分點。整個機械制造業中,增幅降低最多的是汽車制造業,2008年比2007年增幅下降了16%,2008年,汽車產銷934.51萬輛和938.05萬輛,同比增長5.21%和6.70%,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6.81個百分點和15.14個百分點,創下了十年來的新低;其次是機床制造業,下降了19%;第三個是電力行業,下降了6%。另外,大家關心的工程機械,比2007年降低了4個百分點左右。
。ǘ╀摬某隹诹考眲∥s
2008年上半年,中國鋼鐵出口始終保持著溫和態勢。但受9月將取消鋼材出口退稅并加征出口關稅傳言影響,7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達到721萬噸,8月份鋼材出口量達768萬噸,創歷史新高。 然而到9月,鋼材出口退稅率歸零的消息并未驗證。隨著國際市場鋼材需求萎縮,中國鋼鐵出口量逐步回落,9月回落至667萬噸,10月份更是下挫至462萬噸。11月份鋼材出口量大幅減至295萬噸,環比下降36%,同比下降28%。12月份國內鋼材出口量有所回升,推動因素是關稅調整預期和國內外鋼價差擴大。12月全球鋼價指數(CRUspi)環比漲幅領先于國內鋼價指數(MySpic)漲幅0.64個百分點,這是在國內外鋼價差總體為正的背景下取得的,進而有利于國內鋼鐵產品出口。隨著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損害不斷加大,鋼材出口遭遇了巨大壓力,今年首月便降至“冰點”。2009年1月我國鋼材出口量僅為191萬噸,是2006年3月份以來的較低水平,環比減少126萬噸,降幅達40%,同比降幅則高達54%。
面臨國內外兩個市場需求萎縮的現狀,國家采取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贊同和鼓勵高附加值、高質量的鋼鐵產品到國際市場上去競爭。同時,通過振興汽車、裝備制造業等相關用鋼產業,拉動國內鋼材需求,推動鋼鐵產業由大變強。
二、要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后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
中國鋼鐵生產總量雖然有了快速發展,但產能落后一直是鋼鐵產業面臨的嚴重問題。自亞洲經濟危機以來,中國就開始提出淘汰落后的工作方針,此后,隨著鋼鐵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建設和諧社會,中國政府不斷修改淘汰落后的相關政策,比如淘汰落后的區域、進度、規模以及相關配套措施等越來越完善。與此相關的重要事件如下:
2000年:中國的鋼鐵業也遇到了產能過剩的問題,當時就提出了“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方針。
2005年7月20日:國家頒布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首次明確了淘汰落后的一些標準。
2006年3月: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調整的通知》。
2006年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發布了《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
2006年 11月14日:發改委發出《關于對河北省新增鋼鐵產能進行清理推動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步伐的通知》,要求河北省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明確了淘汰落后的范圍、目標等。
2006年11月19日:中國鋼鐵大省河北公布了第一批淘汰的26個落后鋼鐵生產設備企業名單。這一行動,為后續操作積累經驗,做出示范。
2007年4月27日:在國務院召開鋼鐵工業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與北京等首批10個主要鋼鐵生產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生產能力責任書》。
中鋼協顧問吳溪淳明確表示,2008年底中國鋼鐵產能達到6.6億噸,而產量約5億噸,出現1.6億噸過剩。其中,小高爐等落后產能就達到1.6億噸左右,煉鋼產能1.9億噸左右。振興規劃中針對鋼鐵業的科學發展和建設循環經濟的目標,在淘汰落后產能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鋼企對此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目前寶鋼、武鋼在廣東和廣西沿海擬建的千萬噸項目均以省內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前提,其中廣東省即要淘汰700多萬噸產能。而山東鋼鐵集團提出的日照臨海鋼鐵項目也是以淘汰省內落后產能為首要任務。作為鋼鐵大省的河北將在控制總量和淘汰落后的基礎上,加快聯合重組和技術改造升級步伐。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將鋼鐵產能由最高時的1.2億噸壓縮到8000萬噸左右。河北省“十一五”期間已經三次公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力爭到2010年底前淘汰落后煉鐵能力515萬噸、煉鋼能力813萬噸。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后,河北又提出按照國家要求,把300立方米至400立方米高爐和20噸至30噸轉爐納入今后三年淘汰范疇。
三、要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提高集中度。
中國鋼鐵業的危機既與外部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有關,也與鋼鐵業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中國現在有鋼鐵冶煉企業近1000家,行業集中度太低,大型鋼企與中小鋼企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國內大型鋼企被迫選擇擴大產能、擠垮中小鋼企的發展戰略,這就造成目前鋼鐵業產能分散、非理性擴張以及無序競爭的局面,而且無法做到對外談判時用一個聲音說話。同時,大量不符合環保和技術要求的小鋼廠四處叢生,給環境造成巨大威脅。
組建大型鋼鐵集團將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一是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小鋼廠清理出市場;二是可形成集中統一的物流和銷售渠道,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客戶為中心的深加工配送和鋼廠以銷定產模式將有機會得到逐步發展強化;三是在與國際鐵礦石巨頭談判時可形成合力,避免內訌,從而提高中國鋼企在國際原材料市場上的議價能力。
可以說,金融危機為鋼鐵業的聯合重組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內外鋼鐵市場需求出現萎縮,鋼鐵產能嚴重過剩,不少中小企業自行停產,行業效益跌入歷史較低點,中國鋼鐵業在去年10月以后出現全行業虧損。國家應抓住現在并購成本較低的時機,加快兼并重組的進程,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鋼鐵產業的競爭力。
目前,國內大型鋼鐵集團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華東地區以寶鋼集團為龍頭,東北地區以鞍本集團為龍頭,華北地區以新京唐和河北鋼鐵集團為龍頭,中西南地區以武鋼集團為龍頭。
在鋼鐵產業調整規劃中,進一步發揮寶鋼、鞍本、武鋼等大集團的帶動作用,實現鞍本集團、廣東鋼鐵集團、廣西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的產供銷、人財物統一管理的實質性重組。此外,還要推進鞍本集團與攀鋼、東北特鋼,寶鋼與包鋼、寧波鋼鐵等跨地區,以及天津鋼管與天鐵、天鋼、天津冶金公司,太鋼與省內鋼鐵企業等區域內的聯合重組。加快鋼鐵布局的優化,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加快沿海鋼鐵的發展,將鋼鐵企業布局在山東、廣州等沿海區域,方便鐵礦石進口和鋼鐵產品的流通。要充分發揮現有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綜合優勢,通過跨地區、跨省市、跨所有制的企業兼并聯合重組,組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特大型企業集團。要把兼并聯合重組工作與淘汰落后鋼鐵產能措施相結合,通過有保有壓、聯合重組,促進產品結構升級,提高鋼鐵企業競爭能力。在聯合重組工作中要注意統籌協調不同利益關系,特別要穩妥處理企業歷史包袱,避免導致社會問題。
同時,也應看到,在鋼鐵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重組的目的應該是做強而不是做大,重組企業在盡職調查中,不能以財務指標為核心,要研究被重組企業競爭力要素得分情況,也要研究自身競爭力,找出二者競爭力要素差異的地方,再考慮是否重組。
四、要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調整品種結構,提升鋼材質量。
早在1996年中國的粗鋼產量就超過了1億噸,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而后連續十多年穩居世界率先位置。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粗鋼產量達4.89億噸,不僅全球第一,且產量超過第二到第八的總和,占全球總產量的36.4%。2008年中國粗鋼產量達5.0116億噸,同比增長1.69%。但是中國鋼鐵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現在只能稱其為一個鋼鐵生產的大國,卻不能稱之為鋼鐵生產的強國,很多高端、優質的鋼材品種仍不能生產。目前國內鋼材市場,部分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鋼材品種,如高級轎車面板、家電面板、高牌號的冷軋取向硅鋼片、部分高檔模具鋼等,國內生產能力不足,有的還不能生產。這部分產品約7%的市場需求,需要靠進口來解決。
雖然近年來我們的鋼鐵技術實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距離鋼鐵強國還有很大的距離,同時低端產能的重復建設達到了很嚴重的程度。這就導致很多鋼鐵企業的競爭環境惡劣,噸鋼利潤率不斷下降,以前很多所謂的“高附加值”產品,也名不副實,這是直接由我們的整體研發實力不夠造成的。因此,我國的鋼鐵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升級與改造,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為促進鋼鐵企業技術改造,激發其研發熱情,國家將為技改提供貼息貸款,重點扶持一些產品。目前技術改造做得較好的是武鋼,但還有許多高端技術沒有突破,許多高端產品仍無法自我滿足,需要進口。政府對技改資金的投入將緩解部分企業產品升級的資金壓力,從而推動我國鋼鐵技術的發展。
五、要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秩序,規范鋼材銷售制度,建立產銷風險共擔機制。
中國是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對國外的依賴度超過50%,據鋼鐵協會反映,幾乎占了全世界礦石貿易量的一半。200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達到4.4365億噸,同比增長8.43%。而國際三大礦業巨頭控制了70%的海運鐵礦石,連續五年的鐵礦石漲價使得中國鋼鐵企業掌握不了主動權。2004年度上漲18.6%,2005年上漲71.5%,2006年度上漲19%,2007年度上漲9.5%。尤以2008年初的鐵礦石價格談判最令人印象深刻,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被迫接受了淡水河谷公司礦粉和塊礦價格分別同比上漲65%和71%以及力拓公司粉礦、粉礦、塊礦分別上漲79.88%、79.88%和96.5%的大幅漲價要求。為此,中國鋼企去年向礦業巨頭們多支付了200億美元的費用。對于國內鋼企來說,居高不下的鐵礦石價格一直是困擾他們的一大頑疾。對此,規劃中特別強調要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秩序,建立規范的鐵礦石貿易秩序。此后,國內將制定一些長期機制,規范鐵礦石的進口貿易,使權責統一,從而在談判中居于主動位置。
而國內鋼鐵產銷也并不完善。老牌鋼廠通常依據大廠依據優勢,在與下游代理商簽訂銷售協議的時候,把虧損的風險強加給下游。而那些新興的鋼鐵企業為了競爭市場份額,與一些代理商簽訂了相當優惠的協議,自己承擔了絕大部分風險。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如果單獨讓銷售方承擔風險,則很有可能造成生產方盲目的生產行為,導致貿易流通的不暢。如果單獨讓生產方承擔風險,則又會引起市場銷售方的無序競爭,不利于行業的平穩發展。那么隨著鋼鐵業振興規劃的實施,進一步規范國內市場的鋼鐵銷售制度,建立和完善廠家和商家之間的產銷風險共擔機制,改變代理商的不利局面,使產銷雙方達到共贏,從而促使國內鋼鐵市場走向穩定。
鋼鐵作為“工業糧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情況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工業形勢的好壞。在此階段出臺該規劃,不但可以穩定社會,更對經濟形勢的扭轉起到示范作用,對目前鋼鐵產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這些舉措的出臺,充分顯示中國政府推進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鋼鐵強國的決心。鋼鐵產業振興規劃意義深遠,在其指導下,中國鋼鐵產業將朝著更強的方向發展。 |